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9章(2 / 2)

才下达屠杀令,况且当时如果我们不杀他们,他们不会轻易放我们离开,又怎能带回神像呢?”

殷景龙不信他的解释,但事已至此,就算要问罪也不是现在,他暂且放过李誉,而是继续将矛头对准晁阳公主。

“姑姑想要的神像,本王已经顺利给您带回来了,不知姑姑是否能兑现当初对本王的承诺?”

“龙儿,你想要的是为你母亲报仇,姑姑是答应过你呈上你母亲在贤亲王府受虐的证据,但贤亲王毕竟是你的父亲,也是本宫的兄长,我虽理解你想替你母亲讨回公道,但我无法帮你做这个人证。”

“好,您既不愿意做本王的人证,那本王也不逼您,还请姑姑将所知晓的当年事如实说与本王。”

“这”晁阳公主有些为难,嗫嚅道:“本宫知道的并不多,你要本宫说什么呀?”

殷景龙自然是不信她不知,即便她不知,她当年安排在贤亲王府的暗卫还能不知情么?

“姑姑您如今得了神像,但要利用神像之力可不是那么容易,本王带回来一位守陵族的女子,她知晓神像的秘密,同时也知道殷景珩这些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,姑姑难道就不想知道吗?”

“你!”

晁阳公主还是头一回被人拿捏得无话可说,她只好继续和他做交易,她将当年发生在贤亲王府上的陈年秘事告诉了他。

“你母亲的死的确和贤亲王妃有关,当年”

贤亲王妃淳于氏与贤亲王殷暨少年结发,先祖皇帝未登基前乃是前朝的尚书令,因前朝皇帝暴虐无道,失民心已久,崩逝后只留下一个三岁的太子,于是众朝臣齐同上书,逼迫尚未登基的太子让贤于德才兼备的先祖皇帝殷羟。

先祖皇帝上位初始,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,他欲将前朝丞相的独女淳于氏嫁于自己的长子殷泓,也就是先帝,但淳于氏相貌普通且难以生育,先帝拒不从命,于是先祖皇帝只好将淳于氏与当时尚未及冠的次子殷暨定亲。

殷暨在及冠后才与比自己大五岁的淳于氏完礼,两人成亲后相敬如宾,可成亲多年淳于氏始终未能诞下一儿半女,但贤亲王与之感情甚好,从未主动提过纳妾之事。

可无子嗣的贤亲王在殷氏宗室之中被人诟病,淳于氏不忍夫君受辱,主动帮他纳妾,两人成婚后的第七年,殷景龙的生母白氏被纳进王府。

白氏初入王府还是个通房的身份,之所以被淳于氏选中,是因为她父亲经常与丞相府有商贸来往,与淳于丞相私下交好,白父时常在丞相面前提及自己有一位适龄待嫁女,相貌姣好,善女红,也读过几年书,只因自己卑贱的商贾身份,导致女儿找不到合适的郎君。

丞相夫人瞧见过白氏女,又想着自己的女儿不能生育,于是提出让白氏女给贤亲王做通房,若是能诞下一儿半女,便能得个侧妃名分。

但丞相夫人有一条件,如果白氏生的是儿子,那孩子得记在王妃名下,尊王妃为母亲,视白氏为小娘,以后袭承王爷的爵位。

白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亲家,以他一介贱商能攀得贤亲王这般高贵贤婿,那是他白家祖坟冒青烟,几世修来的福气呀!

可白氏女却满面愁容地不愿接受通房的身份,她并未想过攀龙附凤,只想觅得一知心人结发终生,过着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,虽贫贱,但至少是个正妻,而不是王爷身边一个没有名分的通房。

白父劝道:“女儿呀!你只要生下孩子,就能被封为贤亲王侧妃,那咱家就是皇亲国戚了。”

“父亲辛苦抚养我长大,教我读书识字,就这么希望女儿长大后嫁给人家做妾吗?况且若我生的是个儿子,儿子还得送给别人,那我在王府算个什么?想见孩子都不行,亲生儿子也无法认自己的亲娘,您居然同意这等无理要求?王爷可以不断地纳妾,而我却是那最卑贱的一个,父亲难道希望女儿日后过这样的生活吗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